金属制品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中国金属制品业企业数量呈增长趋势 2020年中国金属制品业企业数量达25078个,较2019年增加了391个,同比增长1.58%,截止2021年10月中国金属制品业企业数量达27604个。随着中国金属制品业企业数量的增加,总资产也随之增长,2020年中国金属制品业总资产达31151.7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1191.57亿元,同比增长3.98%,截止2021年10月中国金属制品业总资产已达34988.2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23081.8亿元。 中国金属制品业转型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金属制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属制品业经历了工业化驱动,实现了高速发展,其中线材制品、集装箱、机械零部件、金属容器等重要产品的产量都位居全球第一。 如今,欧美日等许多发达国家在金属表皮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既包括金属板材的生产和成套技术均有严格的标准。高性能的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力设备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高性能合金在车辆上应用量快速增长,其市场需求越来越多。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金属制品行业的市场扩张范围也越来越大,企业纷纷通过海外贸易、电子商务等多种多样的手段来占领市场,扩大企业规模,中国金属制品行业正在迎来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近年来行业整体利润总额下降幅度较大,而龙头企业利润保持增长,表明实力强大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提高,中小型企业盈利能力减弱,拖累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下降。由此可见,中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较为混乱,仍面临着较多问题需要改善,未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仍是当务之急。 从与制造强国的对比来看,近几年国内金属制品业的主要任务是提升产品质量、金属制品控制成本、金属制品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从金属制品行业自身客观情况看,存在大量中小企业,其对控制成本要求更迫切。 目前由于行业产能不断扩张,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库存挤压问题严重,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因此行业整体利润总额出现下降。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仍是当务之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将为趋势,未来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将日益增大,小型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金属零部件指通过塑造变型、熔化压铸、冲压切削、冷镦等成型手段将金属材料加工成预定设计的产品,按照功能性可以分为紧固类、支撑类、保护类、传导类、屏蔽类及密封类等。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行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下业对金属产品需求迅速增长,金属零部件行业在规模或技术方面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金属零部件制造企业不断吸收先进技术、学习创新,已逐步发展成为金属制造业大国。金属零部件制造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门基础工业,产品广泛运用于汽车、通信、建筑、交通、能源、机械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2021年我国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37257.26亿元增长至46835.4亿元,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2239.34亿元增长至2256.7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金属制品营业收入有望突破50000亿元,利润总额有望突破2500亿元。 我国金属零部件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行业内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上述区域集中了全国超过80%的金属产品制造企业。行业内专业从事金属制造服务的企业多为民营类企业,其资金实力、技术装备及生产工艺等综合性实力偏弱,行业集中度不高,我国尚未形成精密金属制造行业绝对龙头企业。 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生产制造实力,但总体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与国外企业相比存在滞后的情况。行业内另有部分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且资金实力较强,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随着下游客户对制造技术和研发水平要求的提高,该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行业集中度将有所提高。 压力容器行业行业壁垒 (一)压力容器行业前置生产许可 金属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我国在该领域制定了前置生产许可制度,制造企业必须申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相关许可证书方可进行设计和生产。企业必须拥有相应的生产、检测、安全条件以及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通过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的验收和认证。因此,取得相关特殊资质和许可使得进入本行业的门槛较高。 (二)压力容器行业国际质量认证 为保障金属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标准的一致性以及降低该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全球各主要市场的权威机构对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建立了质量认证体系。前述质量认证主要是从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设计标准、生产和检验设备配套以及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对金属压力容器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对金属压力容器生产企业设置了较高的认证标准,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通行的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国际质量认证包括: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Engineers)ASME认证、美国国家锅炉与压力容器检验委员会(TheNationalBoardofBoilerandPressureVesselInspectors)有关生产制造的NB认证及维修与改造的R认证等。以ASME认证为例,ASME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出版机构之一,制定了众多的工业和制造业行业标准。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已成为国际市场接受、应用最广泛的锅炉压力容器标准。要通过ASME认证,制造厂家需要具有相应的技术力量和人员素质,ASME的取(换)证工作是一项复杂且耗时较长的工作。 除通行的质量认证外,应用于下游特定行业的金属压力容器也需要严格的质量认证,例如:应用于船舶行业的金属压力容器需要获得船级社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包括:法国BV船级社、英国LR船级社、挪威及德国DNV?GL船级社等国际著名船级社的资质认证。作为下游领域为船舶行业的金属压力容器设备商,需取得与造船厂及船用设备提供商相一致的船级社制造许可证。 (三)压力容器行业技术与工艺 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综合了冶金、焊接、锻压、热处理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等,技术集成度高、开发难度大、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门槛较高。同时,由于金属压力容器多数为非标准化产品,在生产之前需要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情况设计定制,因此,对于该行业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多在高温、高压、腐蚀等环境下长期运行,介质常为易燃、易爆、剧毒、有害物质,产品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在材料和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都需要遵循强制性的标准和规范,生产企业需要在技术、工艺上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四)压力容器行业固定资产 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生产需要装备大型的制造设备和检测设备,前期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较大;此外,该类设备的生产对配套流动资金的需求也相对较高。因此,企业要想进入该行业除了较大的初始外,还要能够负担后续运营资金。目前国内外金属压力容器设备的生产均由大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普遍资金实力雄厚,在生产过程中拥有充足的周转资金。 (五)压力容器行业合格供应商资格 金属压力容器是关系到生产及人身安全的重大设备,除必须获得相关资质认证、取得生产许可外,还存在由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项目管理水平、相关业绩等因素构成的品牌认知度壁垒。大多数的国内外大型客户在采购金属压力容器产品时均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对供应商有着严格的筛选程序,制定了合格供应商资格认定制度。这些客户通常在企业规模、企业信誉、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售后服务等诸多领域对金属压力容器供应商进行数轮考核,通过考核的供应商才能取得合格供应商资格。客户在进行采购时,只选择取得资格的供应商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进入该行业的其他企业的发展。 桥梁钢结构行业壁垒 (一)桥梁钢结构行业资质壁垒 住建部依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对本行业企业实行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资质审批和认证制度。《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对企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业绩等条件提出了相应要求,企业只有在完成相应数量和规模的建筑工程业绩的情况下,才能申请相应级别的资质,企业获取资质是一个需要丰富工程实践和经验积累的过程。而在大中型工程项目的招标中,一般要求企业具有住建部颁发的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证书。此外,工程招标方还会从员工资质方面要求投标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一级建造师和工程师。因此,资质障碍是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桥梁钢结构行业技术壁垒 桥梁钢结构工程具有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质量要求严格的特点,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在桥梁钢结构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节段制作、运输、吊装、桥位焊接等多个环节,从钢材的变形控制、切割精度控制、胎架设计、焊接技术、大件运输、箱梁吊装、桥位对接与焊装等多方面对企业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此外,随着钢结构桥梁建设向大跨度、高载荷方向的发展,该等技术水平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桥梁钢结构工程行业的技术主要依靠企业的工程项目经验积累、技术人才储备以及自主研发创新,技术优势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行业进入的一个重要壁垒。 (三)桥梁钢结构行业业绩壁垒 桥梁建筑工程对桥梁质量和工程安全要求很高,招标方在考察企业项目承接能力时,非常重视企业的项目经验。企业成功业绩越多,口碑越好,施工经验越丰富,越能够获得招标方的信任。工程业绩是招标方选择中标方的重要参考因素,尤其在大跨径或者特大型桥梁工程中,工程业绩通常为参与投标的基本条件。企业的工程业绩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行业的潜在进入者难以在缺乏业绩支撑的情况下获得竞争优势。 (四)桥梁钢结构行业资金壁垒 桥梁钢结构工程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潜在进入者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桥梁钢结构的生产活动需要较大场地和大型的专用设备,而土地、厂房和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B.桥梁钢结构的业务承揽
医药健康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十四五医药工业规划,看好医药行业新机遇.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

